寒潮定義
【寒潮】(coldwave)是極地或寒帶的冷空氣大規模地向中、低緯度的侵襲活動。東亞地區的寒潮特別強烈。
定義1:冬半年引起大范圍強烈降溫、大風天氣,常伴有雨、雪的大規模冷空氣活動,使氣溫在24小時內迅速下降達8℃以上的天氣過程。所屬學科:大氣科學(一級學科);天氣學(二級學科)
定義2:冬半年大規模冷空氣活動,常引起大范圍強烈降溫、大風,常伴有雨、雪的天氣。所屬學科:地理學(一級學科);氣候學(二級學科)
定義3:冬半年引起大范圍強烈降溫、大風天氣,常伴有雨雪的大規模冷空氣活動。所屬學科:海洋科技(一級學科);海洋科學(二級學科);海洋氣象學(三級學科)
定義4:冬半年自極地或寒帶向較低緯度侵襲的強烈冷空氣活動。所屬學科:水產學(一級學科);水產基礎科學(二級學科)
定義5:冬半年引起大范圍強烈降溫、大風天氣,常伴有雨、雪的大規模冷空氣活動。所屬學科:資源科技(一級學科);氣候資源學(二級學科)
寒潮概述
寒潮是指冬半年引起大范圍強烈降溫、大風天氣,常伴有雨、雪的大規模冷空氣活動,使氣溫在24小時內迅速下降達8℃以上的天氣,且最低氣溫在4℃以下,陸地上伴有5-7級大風,海洋上伴有6--8級大風,就可諷為寒潮發生。還會引起大范圍強烈降溫、大風天氣,常伴有雨、雪的大規模冷空氣活動。
位于高緯度的北極地區和西伯利亞、蒙古高原一帶地方,一年到頭受太陽光的斜射,地面接受太陽光的熱量很少。尤其是到了冬天,太陽光線南移,北半球太陽光照射的角度越來越小,因此,地面吸收的太陽光熱量也越來越少,地表面的溫度變得很低。在冬季北冰洋地區,氣溫經常在-20℃以下,最低時可到-60℃——-70℃。1月份的平均氣溫常在-40℃以下。由于北極和西伯利亞一帶的氣溫很低,大氣的密度就要大大增加,空氣不斷收縮下沉,使氣壓增高,這樣,便形成一個勢力強大、深厚寬廣的冷高壓氣團。當這個冷性高壓勢力增強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像決了堤的海潮一樣,一瀉千里,洶涌澎湃地向我國襲來,這就是寒潮。每一次寒潮爆發后,西伯利亞的冷空氣就要減少一部分,氣壓也隨之降低。但經過一段時間后,冷空氣又重新聚集堆積起來,孕育著一次新的寒潮的爆發。
寒潮爆發類型與源地
寒潮爆發的先決條件是在高緯度有冰洋氣團或極地氣團的形成;其觸發的天氣形勢大致分為五種類型,即,(1)小槽發展型;(2)低槽東移型,(3)橫槽轉豎型,(4)緯向環流型;(5)低槽旋轉型。
冷空氣的源地主要有三個:①新地島以西洋面上。②新地島以東洋面上。③冰島以南洋面上。以上三個源地的冷空氣經過西伯利亞中部會進一步加強。
入侵中國的寒潮主要有4條路徑:
(1)西路:從西伯利亞西部進入中國新疆,經河西走廊向東南推進;
(2)中路:從西伯利亞中部和蒙古進入中國后,經河套地區和華中南下;
(3)從西伯利亞東部或蒙古東部進入我國東北地區,經華北地區南下;
(4)東路加西路:東路冷空氣從河套下游南下,西路冷空氣從青海東南下,兩股冷空氣常在黃土高原東側,黃河、長江之間匯合,匯合時造成大范圍的雨雪天氣,接著兩股冷空氣合并南下,出現大風和明顯降溫。
受寒潮影響,常大風陡起、氣壓猛升、氣溫驟降、濕度銳減,還常伴有風沙、降水、吹雪、雷暴以及霜凍、結冰等天氣。
寒潮發生
寒潮是指來自高緯度地區的寒冷空氣,在特定天氣形勢下迅速加強南下,造成沿途大范圍的劇烈降溫、大風和風雪天氣。這種冷空氣南侵過程達到一定強度標準的稱為寒潮。寒潮是一種大范圍的天氣過程,在全國各地都有可能發生,可以引發霜凍、凍害等多種自然災害。
寒潮是一種大型天氣過程,往往引發多種嚴重的氣象災害。由于寒潮出現的地區和季節不同,其強度和危害也不完全一樣,但它帶來的災害性天氣對工農業生產和百姓日常生活的影響通常都很大,對農業、牧業、交通、電力、甚至人們的健康都有比較大的影響。寒潮天氣的影響廣泛,造成的災害也比較嚴重和多樣化,有些災害是寒潮天氣直接造成的結果,如風災、霜凍害、寒害、道路結冰和積雪等,有些是間接引發的,如低溫冷害、空氣質量下降等。
寒潮標準
寒潮在氣象學上有嚴格的定義和標準,但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寒潮標準是不一樣的。我國2006年規定,凡一次冷空氣侵入后,使某地的日最低氣溫24小時內降溫幅度大于或等于8℃,或48小時內降溫幅度大于或等于10℃,或72小時內降溫幅度大于或等于12℃,且使該地日最低氣溫下降到4℃或以下的冷空氣稱為寒潮。
而美國天氣頻道則規定,美國至少有15個州的氣溫低于正常值,其中至少有5個州溫度比正常值低15°C,并至少持續兩天的冷空氣爆發稱為寒潮。
寒潮成因
寒潮導致的風雪在北極地區由于太陽光照弱,地面和大氣獲得熱量少,常年冰天雪地。到了冬天,太陽光的直射位置越過赤道,到達南半球,北極地區的寒冷程度更加增強,范圍擴大,氣溫一般都在零下40℃—50℃以下。范圍很大的冷氣團聚集到一定程度,在適宜的高空大氣環流作用下,就會大規模向南入侵,形成寒潮天氣。
中國位于歐亞大陸的東南部。從中國往北去,就是蒙古國和俄羅斯的西伯利亞。西伯利亞是氣候很冷的地方,再往北去,就到了地球最北的地區——北極。那里比西伯利亞地區更冷,寒冷期更長。影響中國的寒潮就是從那些地方形成的。
位于高緯度的北極地區和西伯利亞、蒙古高原一帶地方,一年到頭受太陽光的斜射,地面接受太陽光的熱量很少。尤其是到了冬天,太陽光線南移,北半球太陽光照射的角度越來越小,因此,地面吸收的太陽光熱量也越來越少,地表面的溫度變得很低。在冬季北冰洋地區,氣溫經常在-20℃以下,最低時可到-60℃——-70℃。1月份的平均氣溫常在-40℃以下。由于北極和西伯利亞一帶的氣溫很低,大氣的密度就要大大增加,空氣不斷收縮下沉,使氣壓增高,這樣,便形成一個勢力強大、深厚寬廣的冷高壓氣團。當這個冷性高壓勢力增強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像決了堤的海潮一樣,一瀉千里,洶涌澎湃地向中國襲來,這就是寒潮。每一次寒潮爆發后,西伯利亞的冷空氣就要減少一部分,氣壓也隨之降低。但經過一段時間后,冷空氣又重新聚集堆積起來,孕育著一次新的寒潮的爆發。
寒潮影響
農業
寒潮天氣對農業的影響最大。寒潮冷空氣帶來的降溫可以達到10℃甚至20℃以上,通常超過農作物的耐寒能力,造成農作物發生霜凍害或凍害。
不同地區不同種類的農作物耐寒的生理學溫度也都有一定的限度,如北方春小麥、豆類和油料作物屬耐寒作物,可以承受-7~-10℃的低溫,蘿卜可耐-6℃的低溫,白菜可耐-4℃的低溫,而玉米、馬鈴薯只能耐-3~-2℃的低溫。而且,各種植物不同生長發育期階段的耐寒能力也不同。對于大多數植物來說,當溫度降到0℃左右時,就會明顯受害。歷史上幾乎每次寒潮過程都會造成大面積的農作物受害,災害程度會因冷空氣入侵范圍不同而有較大差異。
寒潮過境后,氣溫驟然下降,降溫可持續一天至數天。西北、華北地區降溫幅度大,中部、南部降溫幅度小,可以出現冰凍和霜凍現象。如在1955年1月,由於寒潮連續暴發性的南下,武漢出現了-14.6℃,上海出現了-19.2℃,南寧出現為-2.1℃的極端最低氣溫,海南島也出現了罕見的霜凍現象。其中蘇、皖、鄂、湘、贛等省不少地區連續出現10-15天一大雪和凍雨,導致了交通、電訊受阻,農牧業生產遭受重大損失。春秋時節,寒潮天氣除大風和降溫外,在長江流域以南常有雨雪。有時還會出現雷暴和冰雹等災害性天氣,特別是由寒潮引起的終霜、初霜和霜凍對華北、華中地區農作物的威脅更大,往往造成嚴重減產。
交通
寒潮伴隨的大風、雨雪和降溫天氣會造成大風、低能見度、地面結冰和路面積雪等現象,對公路、鐵路交通和海上作業安全帶來較大的威脅,嚴重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如2003年12月7日,受一股強冷空氣的影響,北京下了一場小雪,隨后造成路面結冰,當晚北京整個城區交通癱瘓,機動車完全擁堵在車道上,寸步難行,眾多乘客誤了飛機和火車。
大風對交通影響
大風可使火車出軌以至顛覆。中國大風吹翻列車的事,在新疆多處發生。蘭新鐵路在哈密附近要通過“百里風區”,在天山達坂城一帶要通過“三十里風區”。自1961年至1982年,大風吹翻列車達10次之多。每逢大風季節,列車常不能正點運行。
大風對民航的影響也十分顯著,寒潮冷空氣所到之處,平均風速一般在15m/s以上,陣風25m/s以上,并且持續時間長,大風使起飛和著陸的飛機易發生輪胎破裂和起落架折斷等事故。
雨凇對交通影響
雨凇也會威脅飛機的飛行安全,飛機在有過冷水滴的云層中飛行時,機翼、螺旋槳會積水,影響飛機空氣動力性能造成失事。因此,為了冬季飛行安全,現代飛機基本都安裝有除冰設備。
當路面上形成雨凇時,公路交通因地面結冰而受阻,交通事故也因此增多,山區公路上地面積冰也是十分危險的,往往易使汽車滑向懸崖。
雨雪冰凍對交通影響
寒潮來襲,不但會造成大風降溫天氣,而且在冷暖空氣交界之處會導致雨雪天氣,雨雪天氣本身就會對公路、鐵路及人們出行造成很大的影響,加之寒潮的到來帶來的降溫使氣溫較低,不利于積雪融化,部分地區仍將出現冰凍現象,對交通運輸將造成不利影響。如果寒潮天氣持續時間較長,會進一步加重道路的冰層厚度,進而造成高速公路被迫關閉,隨之帶來旅客的滯留量增加;這樣就會進一步加重鐵路的運輸壓力。道路冰層的加厚將可能增加更多的交通事故,帶來更多的安全隱患。如果電網被破壞的情況進一步加劇,將可能再次危及鐵路電網,進而影響火車的正常運行。持續的冰凍天氣將再次導致航班的延誤。
寒潮大風如1987年11月下旬的一次寒潮過程,使哈爾濱、沈陽、北京、烏魯木齊等鐵路局所管轄的不少車站道岔凍結,鐵軌被雪埋,通信信號失靈,列車運行受阻。雨雪過后,道路結冰打滑,交通事故明顯上升。
電力
寒潮造成的供電線積雪結冰一般在初冬或冬末初春季節,寒潮降溫天氣產生的云中過冷卻液態降水碰到地面物體后會直接凍結成冰,形成雨凇。此外寒潮引發的凍雨天氣也會造成使電線上積滿雨凇,雨凇最大的危害是使供電線路中斷,高壓線高高的鋼塔在下雪天時,可以會承受2~3倍的重量,但是如果有雨凇的話,可能會承受10~20倍的電線重量,電線或樹枝上出現雨凇時,電線結冰后,遇冷收縮,加上風吹引起的震蕩和雨凇重量的影響,能使電線和電話線不勝重荷而被壓斷,幾公里甚至幾十公里的電線桿成排傾倒,造成輸電、通訊中斷,嚴重影響當地的工農業生產。歷史上許多城市出現過高壓線路因為雨凇而成排倒塌的情況。
其次對電力設備影響還有寒潮帶來的大風天氣,在大風天氣來臨時,應防止“風閃”和“污閃”造成的電線短路,建筑工地和高架作業區的人們適當調整工期保證安全是電力和建筑行業面臨冷空氣考驗必須采取的應對措施。
另外寒潮來襲,還會加重電力部門的負荷,根據電力部門常年的經驗,天越冷,電網負荷就會越大,并且增長幅度每年遞增。因此,為安全、穩定地提供電力服務,北京市電力公司早在冬季到來之前,就針對全市供暖相關單位的辦公地點、各供熱點、鍋爐房等場所的電器設備和供電線路進行了專項檢查,并與用電客戶建立了應急聯系機制,確保不因電力供應影響供暖供電。此外,針對電采暖居民對供電安全性、可靠性的較高要求,電力部門將減少設備計劃性停電次數與時段,積極采取帶電作業等技術措施,盡最大可能不安排電采暖地區設備停電。
寒潮特點
寒潮爆發在不同的地域環境下具有不同的特點。在西北沙漠和黃土高原,表現為大風少雪,極易引發沙塵暴天氣。在內蒙古草原則為大風、吹雪和低溫天氣。在華北、黃淮地區,寒潮襲來常常風雪交加。在東北表現為更猛烈的大風、大雪,降雪量為全國之冠。在江南常伴隨著寒風苦雨。
寒潮預警
寒潮藍色預警:
預計未來48小時2個及以上省(區、市)大部地區平均氣溫或最低氣溫下降10℃以上并伴有5級及以上大風,長江流域及其以北一半以上地區平均氣溫或最低氣溫將下降8℃以上,冬季長江中下游地區(春、秋季江淮地區)最低氣溫降至4℃以下。。
寒潮黃色預警:
黃色預警:預計未來48小時2個及以上省(區、市)大部地區平均氣溫或最低氣溫下降12℃以上并伴有5級及以上大風,長江流域及其以北一半以上地區平均氣溫或最低氣溫將下降10℃以上,冬季長江中下游地區(春、秋季江淮地區)最低氣溫降
寒潮橙色預警:
橙色預警:預計未來48小時2個及以上省(區、市)大部地區平均氣溫或最低氣溫下降16℃以上并伴有6級及以上大風,長江流域及其以北一半以上地區平均氣溫或最低氣溫將下降12℃以上,冬季長江中下游地區(春、秋季江淮地區)最低氣溫降至4℃、局地降至2℃以下。
寒潮防御
個人
應加強天氣預報,提前發布準確的寒潮消息或警報。
1、當氣溫發生驟降時,要注意添衣保暖,特別是要注意手、臉的保暖。
2、關好門窗,固緊室外搭建物。
3、外出當心路滑跌倒
4、老弱病人,特別是心血管病人、哮喘病人等對氣溫變化敏感的人群盡量不要外出。
5、注意休息,不要過度疲勞。
6、提防煤氣中毒,尤其是采用煤爐取暖的家庭更要提防。
農業
1、由于冷空氣來時風力較大,棚架設施應注意加固,防棚架倒塌或大風掀開棚膜加重凍害,并做好溫濕調控。
2、油菜、綠肥及低洼地段的柑橘園等應注意清溝排漬,防積水結冰加重凍害;葉菜類蔬菜可用稻草覆蓋,減輕冰凍危害。
3、蔬菜或花卉大棚加蓋草墊、雙層薄膜等保溫材料,提高棚內溫度。
4、家禽家畜等養殖戶做好禽畜棚舍的防寒保溫工作,家禽養殖棚內還應該增加光照時間,以增加產蛋率;水產養殖池注水調溫,并適當減少投餌量。
交通
1、要加強監管和預警。各單位要加強應急值守,加強監管和預警,充分利用現有的監控手段,加強對寒潮大風影響水域船舶的監控,及時提醒有關涉水單位、施工企業做好防抗準備;
2、要重點部署、周密安排。各級海事部門尤其要對“四客一?!贝?、運砂船、無動力船舶、施工作業船舶和錨泊船進行重點排查,嚴把適航關,要提醒海上漁船、養殖漁排進港避風;救助局、飛行隊要合理重點安排動態待命船舶,加強在重點航道、事故多發區、受風嚴重水域的值班待命工作;航道部門要加強對航道的安全管理,保證航標燈等航道設施實時適用性;港口管理部門要督促港口企業合理安排港口作業,避免大風、降溫可能引發的大型設備毀壞事故、高空構筑物墜落和室外作業人員凍傷事故的發生;
3、要注意應急聯動。不僅要發揮交通運輸系統各單位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又要聯合相關氣象、海洋、漁業部門共同做好防御工作,形成防抗寒潮大風的合力。
寒潮事件
寒潮帶來的結果是受到寒潮侵襲的地方,常常是風向迅速轉變,風速增大,氣壓突然上升,溫度急劇下降,同時還可能下雨、下雪,出現霜和冰凍現象。寒潮帶來的雨雪和冰凍天氣對交通運輸危害不小??稍斐设F路車站道岔凍結,鐵軌被雪埋,通信信號失靈,列車運行受阻。雨雪過后,道路結冰打滑,交通事故明顯上升。另外,寒潮襲來對人體健康危害很大,大風降溫天氣容易引發感冒、氣管炎、冠心病、肺心病、中風、哮喘、心肌梗塞、心絞痛、偏頭痛等疾病,有時還會使患者的病情加重。
大風事件
1974年寧夏出現歷1974年4月29日,寧夏出現了一場歷史上罕見的大風,銀川、銀北風力達11級,惠農等地達12級。沿賀蘭山一帶農作物連苗帶根被大風刮走或被沙土壓埋,全區農作物受災面積13.3萬畝。有的大樹被折斷或吹倒,有的連根拔起。溝渠被沙土填平,部分地帶土層被刮走40cm厚,草場春草被刮光,無法放牧。
1993年4月9日,11級寒潮大風將北京火車站近百米的巨大廣告牌連同基礎墻一起刮倒,造成2人死亡,數十人受傷。
1995年11月7-8日,受西伯利亞南下較強冷空氣的影響,華北南部、山東半島及長江下游地區出現了5~6級、陣風達8~10級的偏北大風天氣。山東省泰安、濟寧、青島、棗莊、臨沂、濰坊、日照、德州和聊城等9個地(市)的40多個縣(市)共計死亡35人,失蹤121人,受傷320人;青島、日照兩市有19條漁船未歸;有8萬個蔬菜大棚和600多個冬暖式養雞大棚被大風刮壞,38萬只雞被凍死;19萬間民房受損,3700間房屋倒塌或燒毀,倒折樹木4.4萬株;2100多條漁船受損;直接經濟損失10億元以上。江蘇省太湖有10多條船沉沒,32人落水,1人死亡。蘇州市長江水域24條船沉沒,7人失蹤;上海市吳淞口一帶長江水域有24艘船只擱淺拋錨,造成1人死亡、1人失蹤。安徽省大風造成11人死亡,94人受傷;毀壞蔬菜大棚1300公頃,損失糧食80.7萬千克、棉花1.5萬千克;倒塌房屋1萬余間,損壞房屋21.4萬間;翻船140只;倒斷樹木9.9萬株,倒斷供電、通訊桿4000根;直接經濟損失達1.06億元。
2003年4月8-9號,一次寒潮大風襲擊了新疆吐魯番地區,大風范圍大、風力強,最大風力達10~11級,瞬時風力為12級,歷經36小時,給當地居民生活、工農業生產造成嚴重影響。據當時民政部門統計結果,受災人口36000人,農作物受災面積5.7萬畝,大風還導致嚴重的水災,直接經濟損失為2700多萬元。
2007年2月28日2時05分,從烏魯木齊開往阿克蘇的5806次旅客列車在此遭遇13級狂風襲擊,11節車廂被吹翻,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線路中斷。
凍害事件
1950~1990年的40年間,北京市郊區小麥發生了7次嚴重凍害,平均5~7年1次,1993年、1995年又出現兩次較嚴重凍害。1993年的凍害造成小麥死苗4.81%,死莖8.95%,凍傷率達到100%。1995年的凍害的小麥青枯十分嚴重。
新疆自1961~1983年較重的凍害有6次,平均4年一遇,最嚴重的是1974-1975年,準噶爾盆地的莫索灣、車排子、烏蘇、瑪納斯等地冬麥死苗達95%。
甘肅東部1984年以來較大面積的小麥越冬死苗現象有11次,平均3年發生一次重凍害,累計毀種面積達該地區兩年冬小麥播種面積的總和。
1993~1994年度北方冬小麥發生了歷史上罕見的凍害,因冬前溫度偏高,光照不足,麥苗旺長,11月中旬突降雨雪,溫度從7~8℃驟然降到-16℃以下,并出現大風,造成凍害,麥苗大范圍死亡,造成巨大農業經濟損失。
1999年12月23~26日的低溫凍害,廣東省湛江市香蕉受害面積16.84萬畝,占總面積的74%。
雪災事件
1983年4月初,南疆西部山區寒潮大雪厚度達1m,僅溫宿縣就損失幼畜30%左右。
1956~1957年、1965~1966年、1976~1977年冬春季,西藏出現了三次范圍廣、強度大、積雪深、持續時間長和災情嚴重的雪災。
新疆北部的伊犁地區自1月中旬后期開始連續降雪10天,總降水量達80mm以上,且最低氣溫降至-40.4℃,新疆因積雪、雪崩,交通電訊中斷,機場停航6天,死亡82人,羊只普遍出現死亡現象。
1977年10月24~29日,北方大部地區降了雨雪,華北、華東北部降了大暴雨(雪),其中內蒙古普降暴雪,錫盟北部最大,過程降雪量達58mm,烏盟北部、赤峰市北部、哲盟北部及興安盟、呼盟牧區降雪量25~47mm,上述地區積雪厚度達16~33cm,局部60~100cm,為近40年罕見,大雪封路,交通中斷,造成嚴重特大雪災。據不完全統計,錫盟牲畜死亡300余萬頭,占牲畜總數的2/3;烏盟牲畜死亡56萬頭(只),死亡率達10.8%;赤峰市60萬頭(只)牲畜處于半饑餓狀態,30萬頭(只)牲畜無法出牧,死亡牲畜10萬頭(只);昭盟北部下了凍雨,造成電線嚴重結冰,個別地區郵電通信中斷。
2008年中國雪災是指自2008年1月10日起在中國發生的大范圍低溫、雨雪、冰凍等自然災害。中國的上海、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20個?。▍^、市)均不同程度受到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影響。截至2月24日,因災死亡129人,失蹤4人,緊急轉移安置166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78億畝,成災8764萬畝,絕收2536萬畝;倒塌房屋48.5萬間,損壞房屋168.6萬間;因災直接經濟損失1516.5億元人民幣。森林受損面積近2.79億畝,3萬只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在雪災中凍死或凍傷;受災人口已超過1億。其中湖南、湖北、貴州、廣西、江西、安徽、四川等7個省份受災最為嚴重。
暴風雪造成多處鐵路、公路、民航交通中斷。由于正逢春運期間,大量旅客滯留站場港埠。另外,電力受損、煤炭運輸受阻,不少地區用電中斷,電信、通訊、供水、取暖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某些重災區甚至面臨斷糧危險。而融雪流入海中,對海洋生態亦造成浩劫。臺灣海峽即傳出大量魚群暴斃事件。
寒潮益處
寒潮也有有益的影響。地理學家的研究分析表明,寒潮有助于地球表面熱量交換。隨著緯度增高,地球接收太陽輻射能量逐漸減弱,因此地球形成熱帶、溫帶和寒帶。寒潮攜帶大量冷空氣向熱帶傾瀉,使地面熱量進行大規模交換,這非常有助于自然界的生態保持平衡,保持物種的繁茂。
氣象學家認為,寒潮是風調雨順的保障。例如,中國受季風影響,冬天氣候干旱,為枯水期。但每當寒潮南侵時,常會帶來大范圍的雨雪天氣,緩解了冬天的旱情,使農作物受益?!叭鹧┱棕S年”這句農諺為什么能在民間千古流傳?這是因為雪水中的氮化物含量高,是普通水的5倍以上,可使土壤中氮素大幅度提高。雪水還能加速土壤有機物質分解,從而增加土中有機肥料。大雪覆蓋在越冬農作物上,就像棉被一樣起到抗寒保溫作用。有道是“寒冬不寒,來年不豐”,這同樣有其科學道理。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專家認為,寒潮帶來的低溫,是目前最有效的天然“殺蟲劑”,可大量殺死潛伏在土中過冬的害蟲和病菌,或抑制其滋生,減輕來年的病蟲害。據各地農技站調查數據顯示,凡大雪封冬之年,農藥可節省60%以上。
寒潮還可帶來風資源??茖W家認為,風是一種無污染的寶貴動力資源。舉世矚目的日本宮古島風能發電站,寒潮期的發電效率是平時的1.5倍。
參考資料
[1].大氣科學辭典.氣象出版社,1994